對廠商而言:戰爭才剛剛開始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發布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督的意見,其中,再度明確了生產主體的資質條件:
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要具備3C認證,并且要確保3C認證要真實,否則就要面臨5-20萬的罰款。對電摩產品,將核查企業實際生產的電摩產品是否與工信部申報通過的產品內容一致。
有消息稱,無錫、臺州、廣東、成都等電動兩輪生產基地,將在4月中旬迎來一波生產資質大抽查。在抽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企業還在生產超標車,或者生產與資質不符的產品,將直接封廠。可以預測,4.15之后,將是全國范圍的大排查。
2
對經銷商而言:兩頭忙
在新國標將要正式落地的最后時間里,經銷商一方面要準備應對監管部門的抽查,一方面要抓住超標車最后的銷售機會,全力清理超標車庫存。
經銷商面對檢查,需要準備,營業執照、產品進貨憑證、進出貨臺賬、質保卡、合格證、產品說明書、消防安全合格證、3C認證證書、工信部目錄。另外、經銷商還要了解自己所在區域是否實施相關政策。
在廣告宣傳方面,經銷商也要注意,第一、國家級、獨家等廣告詞慎用,“央視上榜品牌”、“XX名牌”等稱號不能亂用。
近日,就有一家亂用“央視上榜品牌”宣傳語,忽悠消費者,結果被消費者舉報,該商家被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5萬,還按購車價三倍給予消費者賠償。
早在2006年、2011年、2015年央視三次發聲明稱,從未向任何一家企業頒發過“央視上榜品牌”等稱號或證書。
經銷商在應對抽查之際,還在集中火力清庫存,有調查表示,清明期間某二線品牌100平米的門店,兩天內賣出180臺超標車;導購員平時月成交量50臺,清明兩天內就賣出62臺,兩天賣了一個月的量。畢竟離4.15沒有幾天了,而這也是經銷商最后銷售超標車的時間了。
3
對消費者而言:兩個極端
如今消費者大致出現兩個態勢,
態勢一:巴不得全家出動瘋狂搶購超標車:
大批經銷商頻繁開展的促銷、抽獎活動,頻頻讓利,盡可能清理庫存車。這類消費者在此時購買超標車,省了考駕照的錢,還能享受到電摩級別的出行體驗。即使與購買新國標車相比,在價錢方面也占盡了便宜。
態勢二:對新國標?電摩?不知幾何:
最后,無論電動車企業、經銷商還是消費者是否做好了迎接新國標的準備,4月15日新國標將不日到來。對電動車行業,甚至全國上下這都是一條嶄新的、需要摸索的道路,希望各界人士都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